第三版
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功能的途径
一、通过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活动增加组织价值在当今不确定性常态化的商业环境中,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组织机构日常管理不可或缺的工作,其核心是通过识别、评价、管理和控制潜在事件或情况,为组织机构的目标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审计之所以介入风险管理领域,主要是因为: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综合性、经常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在组织机构达成整个风险管理的各项任务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相对于组织内部其他部门人员以及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人员更了解组织机构的高风险领域;内部审计本身也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而辅助组织机构的管理层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则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新内容,一个新领域。从发展趋势来看,内部审计不仅越来越关注风险,同时也是风险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过程的效果”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内部审计通过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和风险管理咨询,为提升组织价值提供了机会。具体从确认活动来看,内部审计强调确认经营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由对交易事项和政策的遵循评价,转变为对目标、战略和风险管理过程的关注;内部审计建议更加强调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提高组织整体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其职责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报告:评价风险管理过程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估风险管理系统预知和识别风险的能力,评估风险管理系统对已确认风险所提出的防范和控制措施的适当性;评价风险控制流程的效果。
从风险管理咨询活动来看,内部审计的价值体现在通过咨询为管理层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效果提供服务,具体表现在:在组织机构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系统时,提供有关的帮助和建议;在组织机构对企业风险系统进行评估过程中,帮助管理者找出风险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指出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帮助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帮助组织机构开展有关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风险管理意识等;在风险管理部门进行自我评估时,内部审计部门可给予协助与支援等。
二、通过业务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与咨询活动增加组织价值
内部审计作为保证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控制机制,与内部控制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孪生兄弟”关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推进内部控制的不断改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咨询是实现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途径之一。按照COSO五要素框架,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咨询活动,可以针对五要素的每个要素进行。然而,由于控制活动是五要素的载体,业务流程又是控制活动的载体,因此,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开展评价与咨询活动时,只有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才能将价值增值的目标落实到实处。
从确认活动看,内部审计可以以业务流程为导向,评价组织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情况以及各种资源流动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同时对与之相关的环境、风险、信息沟通与监控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内部控制是否以业务控制为载体实现整体有机控制,评价结果再以报告形式提交给企业组织管理层,用于战略规划、资源配置以及运营控制的持续改善等相关决策。
从咨询活动来看,内部审计增值服务可通过内部培训来实现,即在对组织机构内部控制进行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寻找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向组织机构管理层提出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并组织内部控制培训。
从确认与咨询活动的统一来看,也可通过参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来实现。应用控制自我评估是加强控制措施的可行途径,有助于管理层履行其控制和风险管理责任。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参与到组织机构管理层开展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活动中,可以将自己从一个“独立的问题发现者”变成“组织变革的协调者、推动者”,从消极的以“发现和评价”工作为主转向积极地“防范和解决问题”,从事后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转为事前防范,从单纯强调完善内部控制转向积极关注、利用各种方法来组织机构公司的经营业绩。由此一来,内部审计不仅可以揭露和制约各种违规行为,发现内部控制漏洞,防止各种不良后果的发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内部审计人员要针对管理和控制中的不足和弊端提出改进性建议,不断完善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从而实现组织价值增值。
三、通过保障公司治理的利益平衡机制增加组织价值
公司(组织)治理机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三方之间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安排的权利制衡结构。利益平衡是治理的实质,权利制衡是治理机制。内部审计在治理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确认和咨询活动,维护和保障这种利益平衡机制的有效性,帮助组织机构改善治理过程与政策,促进组织价值增值。
从确认活动来看,内部审计的增值活动主要有:制定和传达公司目标的程序;监控目标实现情况的程序;确保责任机制的程序,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公司治理各方参与人的责任履行有效;维护企业价值观的程序,即对企业文化、治理结构和政策等的治理环境有效性进行确认。
从咨询活动来看,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领域中的服务主要有:评价并改进组织机构的治理过程,为组织机构的治理作贡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加组织价值;在确保实现组织目标和维护组织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树立风险管理与控制观念;从改善风险管理和控制流程的角度,向董事会提供关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确认,同时协调对董事会、管理层、外部审计等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自身的确认与咨询活动,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等三大领域,为组织机构实现价值增值。这也是内部审计由鉴证性审计向增值服务性审计转变的必然途径。 (审计部)
忠诚企业 忠诚老板 忠诚岗位
近日,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客运十公司。在简单说明来意之后,客运十公司经理吴忠林开始讲述他自己的发展历程:
吴经理于1987年来到原经贸劳动服务公司任驾驶员,1989年因工作需要调入客运一公司;1996年任一公司车务主任;1997年任行车副经理;2000年到县客运任经理。
当时县客运仅9台车,线路也很少,吴经理用了8个月的时间与县交通局沟通,审批了4条线路,到2006年发展到35台车。同年,吴经理又被调入客运十公司任经理。公司当时的经营状况是车多、线路少、运力大于运量。面对这种情况,吴经理提出:1、提高服务质量;2、发展求新高。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更新了3条线路,共计30多辆客车。许昌-北海、银川、成都、淮北的线路预计今年可以审批完,再上十几辆长途客车。
面对经济危机和费改税的影响,司机们情绪很不稳定;吴经理提出了三点应对措施:一、号召全体职工以客户为上帝,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二、调整车辆运力情况,拉长发车时间段。三、站点每天安排一名职工,解决司机的一切问题。
另外,吴经理还建议两个汽车站同样的线路合并,以免内部竞争太激烈,造成客运市场的不稳定。最后,吴经理表示,我们要以万里品牌为依托,忠诚企业、忠诚老板、忠诚岗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积极稳妥地做好集团公司布置的每一项工作。
(综合事务部:苏倩)
微笑是一种修养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富翁可能整天忧心忡忡,而一个穷人可能心情舒畅,一位残疾人可能坦然乐观,一位处境顺利的人可能会愁眉不展,一位身处逆境的人可能会面带微笑……
微笑发自内心,不卑不亢,既不是对弱者的愚弄,也不是对强者的奉承,奉承时的笑容,是一种假笑,而面具是不会长久的,一旦有机会,他们便会除下面具,露出本来的面具。
微笑发自内心,无法伪装。保持“微笑”的心态,人生会更加美好。人生中有挫折、有失败、有误解,那是很正常的,要想生活中一片坦途,那么首先就应清除心中的障碍。微笑的实质便是爱,懂得爱的人,一定不会是平庸的。
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谁不希望跟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交朋友呢?微笑能给自己一种信心,也能给别人一种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潜能。
微笑是朋友间最好的语言,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无论是初次谋面也好,相识已久也好,微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令彼此之间倍感温暖。
微笑是一种修养,并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更容易取得成功。
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
(中心汽车站:黄玉平)
做“动脑型”员工
曾经有一家国内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对他的员工这样说:“我们的工作,并不是要你去拼体力,而需要你带着大脑来工作。”
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每一个优秀员工都应该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企业需要的员工是有创意、有应变能力的员工,是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员工。有些员工缺乏思考能力,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总是等着上司的指示,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多去探求“为什么”、多想想“怎么办”,而是逃避问题,这样的员工不仅不受企业的欢迎,而且在职场上也很难生存发展。
同样一项工作,有的员工可以十分轻松地完成,而有的员工还没有开始就时不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前者用大脑在工作,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在工作时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善用大脑工作的员工,必定比推脱责任的员工更有工作绩效。
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多困难,都应该在必要的时候停下来好好想一下,而不要觉得事情只能到此为止了,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了。只有工作中主动想办法解决困难,坚持不懈,不找任何借口的人,才能成为公司中最受欢迎的员工。
(豪华站:苏会超)
招聘启示
万里十九分公司招聘车队长:工资面议,发展利润分成,相互协商签定劳动合同。
懂经营、会开车者优先。
联系电话:13849890729 李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