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陈宇飞 | 货运物流内卷:油卡抵运费

作者:陈宇飞 发布时间:2021-06-24

究其根源,为什么货运市场内会用油卡抵运费呢?不得不再提“营改增”。货主为了增加进项税,就批量购买大量油卡,用税率13%的燃油税发票来抵扣增值税,还从发卡人那里得到折扣和返利

货运物流内卷:油卡抵运费

道路货运发展至今,专业领域内很多“潜规则”,而油卡抵运费很是“出格”。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长途货车司机平均收到价值10万元多油卡,以至于公司资金紧张,只好用加油卡打折发工资、购新车。作为货车司机,本来跑车就很辛苦,可以说是高风险职业,辛辛苦苦挣到的钱莫名的变成了一张张油卡。有位司机给自己算了一笔帐:一车一年赢利约20万元,油卡占比超五成。想到这里,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却没有办法,现在的道路货运内卷:“油卡抵运费”泛滥成灾,有货拉已经很不错了。

内卷:油卡抵运费泛滥成灾

为什么“油卡抵运费”泛滥成灾?这样的“潜规则”的滋长历史与行业规模收益递减、货车司机职业地位下降的时间重叠,三者呈伴生关系。以实际面值与司机结算运费,既经济实惠又能解决自身问题,一举多得。利益使然,罔顾法律风险和货车司机辛苦付出。那么,谁会是“潜规则”的最终受害者?就案例来看,货车司机、货运公司是被“潜”的受害者,无法拒绝货主给出的油卡,周而复始就会挤压账务流、资金流和业务流失真,最终出现连锁反应问题。现在和今后也会被货主强行推搡向前走,只能压抑着内心的强烈不满。若现在乃至以后油卡抵运费之风日益继续高涨,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更有甚者,厂方就营销时做出免费货运的承诺,其实反映出货运价值被蔑视、存在被忽视、疾苦被漠视,即便是厂方给付了这种运费。这样的情形在互联网电商领域更为寻常,被称之为“羊毛出在猪身上牛买单”。再看,微信、顺丰、公交等都有专属支付结算工具,众多货车司机使用微信或结算卡收兑运费,承担服务费。


由此反思,重构盈利模式,重新设计现金流结构。有业内人士提出,依法变革物流结算方式,设计结算服务产品。主管部门加强合规监管,行业协会发挥维权作用,加快资金运转,避免自身权益受损。一是研发物流专用结算系统。借鉴交通一卡通系统的经验,打造区域物流结算中心,对接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网络货运系统,强调运费有效支付或现结,确保承运人的劳动报酬,促进平台资源整合与生态建设,做好沉淀资金的再利用。类似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模式、车辆分期付款模式等。二是实行运费预收款模式。基于稳固的物流合作关系,在货主重复消费的情况下预收款,类似互联网电商代收货款模式,配以高质量服务,持续提高货主满意度,以此释放现金流压力。三是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化解现金流压力,审时度势量入为出。当然,运费预收款的产品是多样式的,或是货主直接打款类似航空专业的机票盲盒模式。将来,随着商业模式日益成熟,企业现金流更加充沛稳定,也就有能力从事更多项目融资,进而实现复利增长。多道路货运企业的营利渠道单一也不容忽视,“堤内损失堤外补”也不乏其例。酌情调整思路:专业化经营,多样化盈利。眼见道路货运盈利难的态势短期内不可逆,以多元化业务冲抵营销成本、经营成本已是迫不得已。靠货运主业运营,靠仓储、新能源、汽车销售等副产品盈利,也是规模企业补充现金流的通常方法。

融合:“四无”阶段难上加难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多数综合物流服务商侧重于轻资产运营、为实体经济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掺杂着分段运输、分散运输等。大致上,两业深度融合的进展态势呈现四个特征:一是供需之间有矛盾。物流生产大部分停滞在储运阶段,难以满足用户价值主张:从“走得了”提升为“走得好”。二是核心部分在行动。道路货运抓紧核心战略和关键组织升级,注重体验、注重实效、注重安全、注重品质。三是国家新政正导向。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5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物流、快递企业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四是外来压力很沉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应急物流与货运过程中出现问题让“两业融合”的缺陷暴露得更加明显,主要是物流供给质量不高。五是先进做法可借鉴。根据德国物流联盟的经验,区域范围内物流企业、制造企业以订单为导向,共同实现采购、仓储、运输、加工、结算等协同作业服务。


2008年以来,许昌万里运输集团参照物流联盟的模式、在不同区域探索“两业融合”,具体钻研“网络货运+”、“道路货运+”、“多式联运+”和“物流园区+”等物流工程技术。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民航万里运业有限公司以综合运输为主要路径,将定制货运生产线深入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厂方,采用专用的高端货车,货物离仓、装车、运输、入仓等业务流程与自动化装卸设施设备无缝衔接,一人完成出仓装卸即可。无缝衔接新郑国际机场西货站出港平台,完成空地联运的货物交付,达成“连天接地”的物流网服务。在河南长葛产业聚集区,许昌万里物流有限公司联合多家工厂以销售物流的生产方式,调度普通货车承载商品在货主的供销网络中运行,将自营物流系统转化为第三方物流系统。尽管,两者的各自结果不同,但企业勇于尝试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落实新政策推进、推进道路货运工程技术研究提供依据。除此两项之外,还在2020年6月许昌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期结束、从示范区推向全域,许昌万里物流有限公司加快县域物流的增量覆盖,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许昌市建安区分公司深度合作开启“运邮融合”产业联动的新格局。基于既有的统仓统配业务,由新能源配送货车完成城市配送业务,随即从城市货运配送网转入邮政速递揽收网,开启“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的运输模式。主要采用“揽收点经理交寄—配送调度中心—配送车队承运—邮政支局专人接收”的工作流程,开通“许昌万里综合物流园-乡镇邮政揽收点-建安区邮政分拣中心”示范线路。不仅促进自身服务链升级、获得新的货运业务,还帮助用户增加三成多的新客户。从案例透视两业融合的价值分配:互动协作、相互促进,既为用户降低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还提升生产性物流的服务品质。虽然各自的成本模式、供应链管理和盈利模式不同,但所有参与者在产业链中可以成长。


道路货运持续拓宽与延伸服务链条,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与制造业持续融合、整合物流资源,实现更高质量的规模收益递增。但两业融合的主动权大多掌握在制造业或互联网电商的手中,往往沿用“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凭借货运资源、技术优势和市场支配地位,主要发展自营物流和定制货运。比如先进制造企业自研自用网络货运,又如航空、铁路和水运企业自建自营综合运输枢纽,不顾及道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根本原因在于新政在落地过程中缺乏路径和方法,留恋自我权益、顾忌流程再造的成本。单凭道路货运化解融通创新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是一厢情愿,处在无模式、无产品、无服务、无制度的起步阶段。当务之急是高质量的“两化融合”,以新政推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内循环,实现产业繁荣和用户体验升级。

发展:提升核心能力,净化市场环境

道路货运与物流融通创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前运价持续低迷,企业向市场投放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时效性以及低能耗、低排放的高端货运服务,盈利困难。该如何破局?由于两业深度融合的目的是形成利益共同体,简化流程更精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品质,经济实体都从中受益。所以,需要关联方协同实施融通创新,着力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实体自身存在供需结构的不平衡,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高质量的实体经济供给尚不充分。另一方面,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发展不平衡,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质量提升的支撑服务不充分,存在“脱实向虚”的情况。这两方面互为因果,抑制实体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市场实践表明:重构道路货运与物流商业模式不能推倒重来一废了之,也不能滥管致死、松手就乱。因为既有的商业模式,存活就有存活的道理,有其合理的成分。特别是对原有商业规则下形成的企业外部关系格局和利益格局,予以尊重并谨慎处理,减少革新的阻力,确保新的商业模式顺利落地。所以道路货运企业从事智慧物流生产,千万不忘掌握核心技术,持续延展核心能力。

有效协调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出台财税、金融等配套措施,鼓励规模实体、创新主体合力推动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专业领域内创新成果与应用转化、科研攻关与市场需求衔接不畅的问题。打通“产、学、研、资、服、用”的链条,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布局,提升创新的整体效能。清理地方网络货运税收优惠政策,保证全国一盘棋,让企业感受到政策一碗水端平、能够落地实操。支持实体企业融入智慧物流,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更多地把政策重点放在培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上,促进传统制造与互联网、道路货运的深度融合,促进实体经济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和快速转换。


推选出两业深度融合典型示范案例。地方政府细化配套措施,为探索企业给予税收、金融支持,鼓励道路货运物流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勇于创新,促进资金、技术、经验等互为流动。培育高质量供给示范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域,在前沿技术支持下,切实提高两化融合的共性技术服务、共性质量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产业上下游、相互间的深度融合以两业融合为抓手,创新运力组织、交易与运作方式,以智慧物流+专业企业(园区)模式,实现运力交易平台化、资源管理数字化与运输运营智能化,全程运输一次托运、一次合同、一票到底。

更加重视培育融通创新、公平竞争环境。道路货运与先进制造业良性互动、融合共生,加快物流业改革开放,构建创新驱动、效率导向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避免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扩张,从专业领域掳掠资源、谋取暴利而后出逃。建立有利于货运与物流创新发展、公平竞争发展的体制机制,预防和制止专业领域内的领域垄断行为。尤其是即时物流、城配及数字物流等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或成监管重点领域之一。

具备承接经营转变的能力。企业家作为商业模式的总构架师,洞悉趋势、审时度势,重构商业模式。以激发企业家精神与培育现代工匠精神为着力点,全面加强技术创新和全面质量管理,推出个性化、高品质、高复杂性、高附加值的货运与物流服务,满足消费结构升级变化。具有创新精神、专注实体经济发展的企业家,与大批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工艺改进产品质量的现代产业工人,二者有效结合才能制造出更多高附加值、高质量的货运物流服务。

(作者:许昌万里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宇飞,原文刊载于《中国道路运输》2021年6月第41页至43页 “商道BUSINESS”)

Copyright @ 2025 Wanli Transport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7026342号-3

豫公网安备 41102302000160号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莲城大道与百花北路交叉口万里大厦2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