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防疫有多么的配合,有一组数字就能够说明。今年春运,全国公路累计发送旅客6.0亿人次,比 2019 年同期下降 75.5%,2020 年同期下降 50.2%,“就地过年”的倡议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成全了防疫的大局。过去忙忙碌碌的汽车站,现在大部分冷冷清清。以郑州为例,2019年以前全市有9个汽车站,现在不得不合并为5个。全省各客运企业大都亏损严重,甚至破产出局。据预测,疫情过后的客运形势也不会有大的逆转,加快转型迫在眉睫。
一是向城乡公交和城际公交转型。日前,中央发布一号文件指出要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交通运输部等八个部门印发文件,指出“要创新农村客运经营组织形式,因地制宜采取城市公交延伸、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农村客运班线等客运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真心、恒心、匠心”,打通老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据了解,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省份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全域公交,长三角地区开通了60多条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运营客运班车;河南南阳市开通了六个县市的城际公交,孟州市、新县、兰考县等地开通的全域公交都在健康的发展。
二是在运游融合方面发力。各个客运企业,在现有站、车、人等资源下,运游融合成为最快捷的转型通道之一。河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全省有500多家A级景区,今年谋划建设191 个旅游重点项目,总投资7000多亿元。今年要办“十件实事”:组织举办建党百年系列艺术展演和群众文化活动; 投入 4000 万元发展智慧旅游;落地建设精品民宿100个以上,建成民宿集群3个以上;利用新媒体叫响“老家河南”品牌;举办“牡丹花开动全球”;建设伏牛山、小浪底交通文旅融合示范区;大力发展营地+课程研学旅行;开展“非遗点亮计划”;举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等重大活动。每个运输企业根据本地情况,开辟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下功夫。学习上海经验,让客运站进行运游融合的二次转型,上海客游集散中心(原上海客运总站)旅游线路170 多条,对接景点270多个,不仅有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线路,还可以为游客提供包括运输、旅游线路设计、景区门票、餐饮住宿等一条龙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游客中心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超市”。
三是向农村物流发力。目前乡村物流是个短板,乡村振兴需要集约高效的物流综合服务保障。充分利用客运村村通为基础,以“农村客运+货物运输”“农村客运站+综合服务”,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推广统仓共配、统一配送,开发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物流“货运班车”等形式,加快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步伐。
运输企业加速转型,政府帮助企业打通“堵点”、解决“难点”,当好“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