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交通运输正在快速恢复发展,疫情防控、安全防范和其他风险叠加,促动安全问题升级,涉及公共安全治理、公共卫生治理,加强公共交通安全防范建设成为社会共识。其中的公共安全防范技术包括防疫安全、安全防疫,一并成为公共交通安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县域公交企业在战疫斗争中革新安全运营、稳定发展的技术、服务和方法,持续加强公共交通安全防范建设、维护公交安全,加强建设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公交综合防范体系。
关键词:安全 防疫 稳定 服务 保障
公交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公交车运行,具有载客量大、线路站点多、客源复杂等特性,加之公共交通抗风险能力较弱,相关的事件安全防范工作难度较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的双重磨练,公共交通运输企业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的保障事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在河南许昌,禹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发挥所在行业的独特优势,勇扛大旗冲锋前线,注意摸索有效的防疫方法,成为驰援抗疫一线的助力军、社会运行的稳定器,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尤其是企业复工复产,被动防御与主动防控相结合,更是为属地防疫、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注入一剂强心剂,充分展现新时代交通运输人的担当作为,为行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危急时刻显担当
禹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整合禹州市的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完善“一市一网一品牌”经营模式,实行“五定五统一”的管理模式,构建县-乡-村三级线网体系。持续推进智能公交、数字公交建设,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现有职工500余人,运营公交线路61条,车辆453辆,线网长度1060公里,日均行驶里程8万公里,日均客运量3.7万人次。目前禹州公交实现全区域的公司化运营、员工化管理,积极发展城乡公交、乡村公交,大力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深化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高效、快捷多层次的全域公交体系。规范布设公交站台、公交站点,为百姓群众提供良好的出行信息化服务。先后推出城市公交票价1元、交通部全国“一卡通”刷卡8毛、敬老卡、伤残军人免费乘车等多项优惠举措,有效提高出行分担率,降低碳排放,减少大气污染。
面对疫情严峻挑战,禹州公交第一时间响应上级党委和政府号召,全力以赴协助防疫工作,充分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展现担当精神。多次召开视频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快速组建企业内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主要领导大年初三、初四就到达岗位,进行统筹协调。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层层落实责任构筑严密防线,果断采取隔离措施,严密防范疫情发生。班子成员亲临一线检查指挥防抗疫情工作,与一线员工并肩战疫。从具体实践来看,禹州公交的防疫保通工作法贯穿始终。在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构筑预防体系体系:疫情预防预控体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出动三支抗疫应急队伍:党员志愿者队伍、驾驶员志愿者队伍、后勤支持队伍,实施四个方案:应急协同方案、运力供应方案、优质服务方案、科技保障方案,实现五个确保:保预防、保安全、保运输、保稳定、保降本。目前公交运输秩序良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无发生人员感染、交通事故等情况。
二、火力全开阻击疫情
禹州公交作为县域公交运行主体,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措施,牢牢把握“四个坚决”的工作重点:坚决防止公共交通工具传播,坚决防止公司员工受到感染,坚决防止公司员工漏管失管,坚决保障公交安全运行,全面打好防疫阻击战,保障城乡交通安全有序运转。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禹州公交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公交车出行防疫工作。根据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分区分级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的命令,及时发布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精神,加强疫情防控知识解读普及和有关政策措施宣传,分批次对员工及司机进行防疫知识培训,引导广大员工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动员一切力量多渠道筹集防控物资,积极储备防疫物资。
在自身防护方面,强化生产和办公场所管理和人员防护。后勤人员、驾驶员每日上岗前,进行体温测试和健康询问,确保身体健康上岗;车辆运营期间司乘人员全程须佩戴口罩、手套、防护帽,严格做好自我防护。在车辆消毒方面,公司设置12个消杀点,保证对每趟次的车辆进行消毒工作,保证班通风、班消毒,积极做好公交车出行防疫工作,确保乘客以及司乘人员的乘车安全。按照“一车不落,全面覆盖”的标准,指定专人对公交运营车辆进行消毒,每天不少于2次,座椅、扶手、刷卡机等乘客接触较多区域着重消毒,对定制公交和途径高风险、高敏感区域的重点线路加密消毒。对所属公交场站、公共区域每日全面清洁消毒5次,办公区域每日消毒不少于3次。2月24日公司车辆分批次有序复工,做好复工复产防疫保障工作。每辆车配备乘车引导员,对每位上车乘客进行体温测量,提醒乘客乘车时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并扫描二维码提交有效个人信息,做好乘客的检查登记工作。因特殊原因无法完成电子信息登记的乘客,提供有效身份证件进行人工登记。
三、完善服务保障民生
在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公交企业听从指挥支援抗疫一线,在应急运力供应、运输保障服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责任企业担当和家国情怀。
党建引领抗击疫情。禹州公交党支部向支部全体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下发倡议书,由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组成的党员示范岗服务队、共青团员岗服务队参加到战斗,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开展科学防治知识宣传活动。主动放弃假期和休息奋战在一线值班岗位。学习消毒液的配置和使用方法,每天全方位、严格的杀菌消毒,做实防控措施,让党旗在公交防疫一线高高飘扬。二是志愿服务一线。开展“防控疫情、党员先行”活动,支持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员示范岗服务队、共青团员岗服务队,每日做好车辆消杀,定时楼道消毒、悬挂条幅,主动投身于宣传教育、困难帮扶、安全稳定等工作中。三是捐款献出爱心。禹州公交党支部支持员工捐款捐物,打造党建文化车厢,使公交车成为蕴含先进性、引领性并且与新时代相得益彰的“流动讲堂”。
保障公交安全有序。在因疫情防控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暂停公共交通后,公司快速组建保障车队,随时听从当地政府要求,做好应急出行保障。同时做好两个目标管理:一是加强人员的管理。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隐患整治、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宣传培训,优化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驾驶员的安全管控体系。二是严把车辆技术关。企业严格按照车辆安全操作规程和例检例保、维修指南、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等相关要求,对车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按时例检例保,及时排除技术故障,提升安全管控能力,确保车辆技术性能完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在“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后,协同政府部门开展综合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公交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针对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发生后,公司加强驾驶员安全服务教育,强化日常安全意识,夯实事故预防基础,全面排查隐患,提高事故防控管理水平,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交通事故发生。
抗疫复产两不误。复工复产后,禹州公交以专业高效的品质服务,做好安全疫情防控常态化、迎检安检常态化、文明服务常态化、文明劝导常态化。用好用足稳岗补贴政策稳定员工队伍,为乘客出行保驾护航。一是以实现智慧公交、旅游公交、定制公交为目标,配合“公交优先城市”创建工作。公司9路巾帼女子专线发挥标兵岗的示范带头作用,荣获河南省巾帼文明标兵岗荣誉称号。二是积极推行新能源汽车应用,发展智能公交与公安交警系统联动机制,不断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大力推广定制公交业务,及时跟进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用车需求。三是制定包车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创收节支降本推进工作成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公司融入禹州市“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禹州市被评为“河南省万村通客车体质工程示范县”且获补资金500万元。今年高考、中考,公司免费提供爱心车辆运送考生直抵考场,赢得领导和考生以及家长的好评。
四、参与疫情防控之启示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公交企业积极配合驻地政府的公安、卫生、交通等工作协同,从信息传播、封闭管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运输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快速介入,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防控的整个过程中,给我们很多思考与启示。
启示一:应对疫情防控带来的安全风险和经营风险。公交企业作为涉民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遭遇巨大风险。如公交人员需频繁接触人员及其他重点特殊人群,感染风险增大。面对突然增加的运行成本,公交企业在抗疫的同时,正视疫情过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除了严格的人工防疫措施之外,科技助力战疫尤为重要,或可与相关方探讨智能温测等非接触解决方案,引用更多的智慧防疫措施。一是规避常规监测的接触风险,对工作人员及被监测者都起到保护作用,增加防控安全系数;二是提高监测效率,让被监测者能够快速通过,在减少人员聚集的同时降低监测误差;三是减少防疫工作的人员投入,降低人力成本。这样会消除防控人员在密集场所的疫情传播隐患。
复工复业以来,疫情对人们生活节凑、公共出行心理的影响仍然在持续发酵。除出行刚需外,公众的整体出行意愿较低。客源不足、收入下滑导致资金紧缺问题,依靠政府补贴才能正常运营;截止目前公司收入同比下滑70%,已经严重超出公司及政府的预算。
启示二:关注一线防控人员的防疫专业能力培养。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公交企业承担车辆消毒杀菌防护、设施消毒防护、定期通风防护等,从源头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公众对当前公共交通的防疫措施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普遍认为公交出行方式的最必备防疫措施仍是对人本身的防护,也希望企业做好车辆消毒等综合防疫措施。当然,企业提醒和帮助乘客佩戴防护用品、自觉扫码乘车。尽管采取的措施效果明显,但仍然需要政府卫生防疫部门加强疫情防控的指导、培训与协调。另外,疫情防控产态化,难免影响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民众出行选择的意愿,更多年轻人更倾向于私家车出行,以至于影响公交客源和收入。需要进一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防护能力、抗压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等,不仅能够为乘客提供品质服务,也关注乘客的身心健康,能够满足乘客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启示三:疫情过后公交领域的旧矛盾更加突出。一是新能源车型与驾驶员的准驾车型之间需求矛盾。新能源车型6米以上才有运营补贴,A2B1驾驶证不能驾驶,造成原有的城乡驾驶员的资源浪费(49岁以上不能增驾)。二是新能源车型与农村道路之间的矛盾。因为新能源车辆的补贴因素,客车厂家以生产6米以上车型为主,但农村道路狭窄严重影响农村公交普及新能源车辆。主要建议: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正在打破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二元制结构,促进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城市公共汽电车管理规定5号令、公交线路的区域范围的认定、驾驶员准驾车型的范围认定等,需要交通、交警部门协同解决矛盾。二是政府出台或明确城乡公交的补贴范围及补贴要求。三是完善小型新能源车辆的补贴政策,以适应农村客运的公司化、公交化改造,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均等化服务。四是结合禹州市政府,倡减少私家车出行,缓解城市拥堵,有效降低碳排放,减少大气污染。五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助推全域旅游。以“美丽乡村”为支点,以“四好公路”为保障,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疫情下的公共交通出行保障工作,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参与,未来需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加强驾驶员安全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设立规范服务标准,使得乘客的乘坐环境得到更高的提升。加大公交车出行宣传力度,合理优化线路、科学编排班次、提高准点率。对驾驶员实行绩效考核,从安全、收入、里程、维修、能耗、服务等全方位进行综合考核,驾驶员多劳多得。以万村通客车验收为契机,提升工作思路,以实现智慧公交、旅游公交、定制公交为新的工作目标,争取县级市“公交优先城市”创建工作。
无论是抗疫保运、复工复业,还是安全运营、稳定发展,公交企业都责无旁贷。公共交通企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既沉着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困难,强化战略定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安排好生产、营销、减损等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出行产品和服务。坚定履行公交企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服务责任,坚决把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做出应有贡献。
(原文刊载中国道路运输协会2020中国道路运输协年会《战疫克艰 谋划后疫情时期道路运输健康发展》论文集【抗疫复产篇】第69页至72页,作者:刘华仑,许昌万里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